傲世皇朝平台_傲世皇朝代理-注册指定站

走进中药名称误区(二)——五味子与南五味子

在中药临床应用上来源于同科不同种植物但功效完全相同的中药共有17对,如五味子与南五味子、金银花与山银花、黄柏与关黄柏等。为做到一物一名,近几版《中国药典》将多数传统中药的来源进行了拆分。本次为大家介绍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五味子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五味等,唐《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2000年前历版中国药典(77,85,90,95)均规定中药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自2000年版药典一部将两者分开,以五味子与南五味子分别入药,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虽然两者已作为不同品种入药,但药典上记载五味子与南五味子在功效上完全相同,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尽管如此,传统认为北五味子质量优于南五味子,且实际商品中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两者性状相差较大,其所含化学成分、显微特征也有差异,同时在价格上相差较大,下面一一进行简单介绍。,      一、植物来源,五味子:落叶木质藤本,幼枝红褐色,单叶多互生,有的在小枝上簇生,幼叶背面被柔毛,叶片膜质,较薄;花单性,雌雄异株,花乳白色或淡粉色;小浆果球形,红色,排列成穗状,种子肾形。,,华中五味子与五味子植株相似,区别点在于叶质地较厚,两面无毛;花橙黄色,单生于叶腋,,      、地理分布,五味子产地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亦产,其中东北是五味子最集中产区,畅销全国并出口。,南五味子产地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南,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南地区,包括河南、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中南部各省,畅销全国。,      性状特征,五味子: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黄棕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南五味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从性状上看,五味子果大肉厚质柔润,可见白霜样,种子发亮有光泽。而南五味子粒小肉薄显干瘪,皮肉干枯欠油性。,      、,显微鉴别,五味子粉末为暗紫偏黑色,显微镜下其果皮表皮细胞垂周壁呈连珠状增厚,含较多油细胞及油滴。,南五味子粉末呈暗棕色,果皮表皮细胞垂周壁不增厚。,      五、化学成分,现代科学研究二者均含有机酸、 挥发油类成分,但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所含的木脂素类成分种类较多(个),以五味子醇甲为其特征成分与有效成分,药典规定不少于。南五味子所含木脂素类成分个,以五味子酯甲为主要有效成分,药典要求不得少于。,     六、用药习惯,五味子为常用滋补强壮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史上均以不同来源(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果实作为同一味药物(五味子)进行收载与使用,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一直以来,北五味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以其果实肉厚、粒大、有油性、光泽好、药用成分高、疗效显著而著称,优于南五味子,颇受国内外众商与药厂青睐,价格也远远高于南五味子,正如李时珍所说:“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市场上常以南五味子充当五味子出售, 也有五味子与南五味子混合后充当五味子的,望患者正确购买与使用。但药典记载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功能主治完全一致,是否要区别使用,还需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博物馆 中药部 冯林敏),

这是一个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