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花的药用与染色应用历史(二)
红花的染色历史, 红花作为染料历史悠久,最早的红花用作染料记录在公元前二十五世纪的埃及,红花的黄色素被认为有防腐作用而用于制作包裹木乃伊的绷带。我国用红花染色始见于西晋,《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今魏地亦种之。”当时还有民谣流传“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焉支山地区(祁连山脉)盛产红花,而红花中的红花素提取出来可以作为妇人化妆用的胭脂,故有丢失了焉支山,无法种植红花,使得当地的妇女无颜色的说法。说明红花的染色作用在汉朝时期已被广泛应用,还制成了胭脂(又名燕脂、燕支、焉支、烟支等)。, 当用红花能染出鲜艳的红色后,红花就逐渐代替茜草,被大量用来染红。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染红已经普遍应用,红花不仅可以染布,作为古代女性的化妆品也应用普遍。如东晋习凿齿在《与燕王书》 中云:“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烟支。”魏晋时期,染红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如北魏时期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详细记载红花的“杀花法”(去掉黄色色素、提取红色色素),说明当时已经熟练掌握了红花染色的科学技术方法。, , 用胭脂化妆的唐朝女性壁画, (图片来源于《一勺·莫高》敦煌石窟艺术展), 汉唐之后红花成为染红色织物的主要植物染料,红花的栽培也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唐朝李延寿在《 北史》中记载“凉州绯色天下之最”。红花是红色植物染料中色光最为鲜艳的一种,故用红花染成的红色被称为真红、猩红、干红。白居易有诗《红线毯》“择茧缥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李忠有诗《红花诗》,曰“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都形象的概括了红花的色彩。红花染色技术在隋唐之际亦从我国传入日本和朝鲜。日本《延喜式》中载有用红花染色的各种配方,民间用红花染色也极盛行,延喜年间有“红花廿斤染绢一匹”的记载。宋元时期,红花一直是最主要的红色染料,在其色素的制备与提取方面有了很大改进。清朝,红花饼的制作(色素提取方法)更加普遍和昌盛,很多著作记载或收录了红花饼制作技术,如陈淏子辑《花镜》、张宗法《三农纪》等。清朝后期光绪年间,人工合成化学染料传入中国,传统染料红花受到冲击,使用量逐渐减少并消失。, 红花的种植与采收, 自古以来,红花作为重要的染料,其种植和采收在古代著作中多有记载,如北魏《齐民要术》、宋《图经本草》、宋《天工开物》、元《农桑衣食摄要》、元《农书》、明《本草纲目》、清《群芳谱》等。不管是作为染料还是中药,红花的采摘十分重要。李时珍谓“侵晨带露摘取”,《天工开物》解释为“若日高露旰,其花既已结闭成实,不可采矣。其朝阴雨无露水,放花较少,晾晒无防,以无日色故也。红花逐日放绽,经月乃尽。”明代严怡《红花歌》称“莫道红花易,红花采亦难,芒刺如针攒叶端,采之须及露未干”,描写的就是清晨带露采花的景象。现代大型本草纪录片《本草中国》称“采摘红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现代研究,应该在红花由黄变红时采收,这时花中含有的红色素含量最高。, 红花的传统染色方法, 传统红花用于染色前先做成红花饼,最早记载红花饼制法的是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记述: “取蓝花捣,以水淘去黄汁,作饼,如手掌。著湿草卧一宿,便阴干。”即把红花捣碎后把黄色素淘去,做成“如手掌”饼状,于湿草中卧宿一夜阴干。从中可知,当时制作的红花饼“如手掌”。, 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卷五中记载了“杀花法”,并未做饼,而是制成干红花,认为“于席上摊而曝干,胜作饼。作饼者,不得干,令花浥郁也。” 说明当时红花饼和干红花两种方法共存,这一点在明《本草纲目》中记载更详细:“侵晨采花, 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晒干,或捏成薄饼,阴干收之。”, , 宋《天工开物》对红花的记载, 宋元以后,随着纺织品生产的逐步扩大,红花的需要量也大为增加,为大量存储和运输的需要,红花饼得到普遍推广,如元代鲁明善《农桑衣食摄要》、明代邝璠《便民图篡》、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张岳《嘉靖惠安县志·物产》等均记载了红花饼的制作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彰施第七》之“造红花饼法”中记载:“带露摘红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或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篙覆一宿,捏成薄饼,阴干收贮。”具此可以得出古代制作红花饼的详细细节,如提到将红花捏成饼之前,用“青蒿”覆盖,青蒿为一年生草本, 属菊科,有浓郁香气,现代医学研究有抑菌杀虫的作用,“青篙覆一宿”既能保湿有助于发酵,又具有防虫抑菌的作用从而防止发霉。在质量控制方面,书中指出:“凡红花最忌沉麝,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后,其色即毁。”还记载“若欲转还这样,但浸湿所染这样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这样数十滴,其红一豪收转,仍还这样原质”。现在研究沉香、麝香含有的芳香类物质与红花中含有的红花苷相遇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使颜色慢慢消失。书中还提到了用碱性溶液收转的方法,红花所得的染液不用时,藏在绿豆粉里面,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染红色,即是掌握了红花红色素在酸碱溶液中的不同性质,绿豆粉显碱性能溶解红色素,染色前再调至酸性用于染色。, 《天工开物》还记载了采用不同浓度的红花染料,可以染得大红色、莲红色、桃红色、银红和水红色等多种色泽,表明当时能充分这样运用红色素的原料特征和规律,掌握染色工艺。, 传统的红花饼制作方法可以简述为以下步骤:采花——洗花——捣花——绞汁——发酵——揉搓——做花球——成饼。将红花捣烂绞汁是挤出黄色素,米泔水淘洗是利用黄色素溶于酸的特性,进一步去除黄色素,后覆盖青蒿发酵有助于转化为主要的红色素,并防止红色素的破坏,最后晾干红花饼。红花饼染色前再次用乌梅水煎,去除残留的黄色素,再用碱水反复提取红色素,染液再用乌梅水中和,得到最终的红色染液。由此可见红花饼的制作与染色前处理完全符合科学原理,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 采花 洗花, , 捣花 绞汁(米泔水再淘洗), , 发酵 揉搓, , 花球 成饼, 具有五千多年应用历史的红花染料以其独异的性质、鲜艳的色彩而闻名于古代世界,但非常可惜的红花染色工艺在现代社会已经失传。借此,希望这项传统工艺能够被重新认识、重视,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医药博物馆 冯林敏),
(若无特别注明,
傲世皇朝平台_傲世皇朝代理-注册指定站
文章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 http://zhurongbao.com/?p=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