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皇朝平台_傲世皇朝代理-注册指定站

西洋参科普系列——“西洋参”的前世今生(一)

  西洋参作为常用的珍贵中药,深得人们喜爱,早已盛行于养生一族。但西洋参是如何发现的,产自哪里,何时传入中国,何时引种栽培等等,你是不是很想了解,让我们一一道来。,西洋参本草考证,,  西洋参最早见于清代儒医汪昂编著的《补图本草备药》,在其书稿已完成的情况下,汪昂从太医院获悉有关西洋参使用方面的资料,特将西洋参收录为新增27种之一,名曰“西洋参,记载:苦甘凉、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出大西洋弗兰西”。稍后出版的《本草从新》收录名为“西洋人参”,在以上内容基础上描述此参“形似辽东糙人参,煎之不香,其气甚薄,禁忌与诸参同”。其后由赵学敏编撰的代表了清代最高本草学成就的《本草纲目拾遗》也收录了此药,名“西洋参”。此书在《本草从新》记载的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宜糯米饭上蒸用,补阴退热,姜制,益元扶正气,”等内容。,西洋参如何被发现,  1701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杜德美(P. Jartoux,1668-1720)来华传教,受到中国人的感染,认为人参是一味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1708年,杜德美受清廷之命绘制中国地图,去东北考察,在距离高丽边界的一个小村子见到了当地人疯狂的采集人参,就按原植物大小绘制了一张人参植物图。1711年4月12日,他给传教会会长写信,并附上了他绘制的人参图,详细介绍了人参产地、形态、生长特征、采集方法,并且预测在地理环境相似的西半球也可能有人参生长,这封信发表后,影响很大。,  另一位法国传教士拉菲托(Joseph-Francois Lafitau)当时在加拿大魁北克传教,1716年他读了杜德美的信后,意识到他所在的魁北克正是杜德美预言可能发现人参的地方。他在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按图索骥,在大西洋沿岸蒙特利尔森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长的非常相似的植物,最终被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定名为Panax Quinquefolium,随后在美国北方多个州也陆续发现了这种植物。传入中国后叫做西洋参,西洋人参、弗兰参、花旗参、广东人参等。,  西洋参如何传入中国,  清康熙 25年,康熙帝为表示对其满清祖先发祥地的尊敬,下令禁止在长白山地区砍伐森林,不准动一草一木,违者轻则充军,重则处死。几年时间,关内广大地区因断绝人参来源,呈现供应紧张状况,在此历史背景下,先后有朝鲜高丽参和日本的东洋参陆续销售到中国。,  传教士拉菲托向法国报告了发现西洋参以后,精明的法国商人很快就意识到,他们找到了从中国牟取暴利的机会。北美各地的法国商人在和印第安人做交易时,除了收购毛皮,同时也大量收购西洋参。直到现在许多美国皮货商也在做西洋参的生意。,  1718年,一家法国皮货公司尝试着把西洋参出口到中国,大受中国人欢迎,从此开始了西洋参的国际贸易。因为最先是法国商人把西洋参贩卖到中国,所以当时一些有影响的本草著作都把西洋参误认为产自大西洋弗兰西。由此北美大地也出现了一股“挖参热”,甚至华盛顿在其日记中提到他曾遭遇挖参者。可见当时美国采挖西洋参的狂热程度。,  好了,关于西洋参的“前世”今天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关于它的“今生”,我们一起期待下一篇内容吧!,(中医药博物馆 马泽新),

中药药名始源(一)

  中药即中医药物的总称,它的产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药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药取名十分有意义,不仅与中药之形色气味相关,更与古人所处的地域、时代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环境、民俗、中医药地位等密不可分,从中药药名可追溯中医药文化之源,本篇及后续相关文章将持续为大家简述中药药名来源。,  人参来源于五加科多年生植物人参的根和根茎,为我国名贵药材,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一味滋补强壮的中药。人参得名,是由于其药用部位——人参根,外观形似人体,原文出自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如人形者有神”,后被历代本草广为引用。参的本字是“蓡”(shēn),又写作“葠”、“浸”,意思是“锥形”,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蓡年深,浸渐生长者。根如人形者有神,故谓之人蓡、神草”,意思是锥形之根年深日久,逐渐而成,所以有神。李时珍还解释了陶弘景称人参为“人衔”的原因,也是由于“衔”为蓡的讹字。汉朝之后,因蓡字繁琐,逐渐以“参”字代替。,  也有学者根据甲骨文、金文“参”字指出,“参”是五加科人参的象形字,解释为“上半部是人参植物的地上部分,具有人参植株的典型特征…下半部是人参根…呈跨步状态的人形”,但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现在网上关于人参的得名缘由,简单归结为其“形状如人,功参天地,故名人参”,是在极力宣传、推崇人参的功效。但在医药史上,人参确实被当做上上佳品,《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久服轻身延年”,人参“得地之精灵”,故又有神草、王精、地精、土精等称号。《本草纲目》中也解释了人参的其他得名缘由,如人参是“背阳向阴”生长,故名鬼盖;五参(人参、玄参、丹参、沙参、苦参)之中,人参色黄属土,补脾胃,生阴血,故又有黄参、血参之名。人参还有“百草之王”的称号,这是从满语中翻译而来的,满族人把人参称作“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人参主产于东北地区,当地人认为人参通灵性,于是给人参一个俗名“棒槌”(《辽宁主要药材》)。,  ,  党参来源于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为常用大宗药材。但明代及之前并无党参的文献记载,党参之名首载于清《百花镜》,曰“党参,一名黄参,   黄润者良,出山西潞安、太原等处,有白色者,总以净软壮实味甜者佳,嫩而小枝者名上党参,老而大者名黄党参”。党参主产于晋、陕、蜀、秦等地,以山西上党产者最为有名,故称为党参,唐朝时上党改为潞州,故又有“潞党参”之称。,  古时候山西上党、太原等地产人参,在人参之前冠以“上党”以示道地,而党参主要是作为“上党人参”的冒名顶替者,清·吴仪洛《本草从新》正式命名“党参”,将“党参”作为新增品种来记载,指出党参的特征是“狮子盘头”,并描述了其性味、功效,自此党参之名正式载入本草文献。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讲清了人参与党参的关系:人参有上党之名,是由于隋文帝时在民宅地基深处发现“形如人体”、“根有一尺余”的人参,但在“上党潞州,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后所用的人参皆产自辽东(今东北地区),而山西太行上党产的实为党参,并非人参。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详细记载了党参,曰其“皮色黄,有横纹类防风(故又名防党),味甚甜美,胜如枣肉”,功用可代人参。现在有方药中会用党参代替人参,注明为党参方,如生脉饮(党参方)。,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别名童参、四叶参或米参。太子参之名始见于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列于人参条下,与参须、参芦并列,《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非别种也,乃苏州参行从参包中捡出短小者,故此以售客,味甘苦,功同辽参”。明《本草崇原》、《本草纲目》将似人形的人参称为“孩儿参”,清代将细枝人参称“太子参”或“孩儿参”。由此可见,古代文献中的太子参与现今用的太子参(孩儿参)不是同种,古代文献的太子参指的五加科人参的细小者,而今天的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因为其形似人参而小,其功效也类似人参而弱,才得名为太子参。,  清代有药商为利益所驱,用当地所产石竹科孩儿参的块根冒充人参,而托言“太子参”,其后由于太子参具有类似人参的功效,逐渐摆脱伪品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中药品种。关于其植物名,历版《中国药典》、《中国植物志》称为孩儿参、《中药大辞典》、《东北植物志》称为异叶假繁缕,但其拉丁学名一致,为同种植物。太子参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福建等地,现在以安徽宣城、福建柘荣、贵州施秉最为地道,多为人工栽培。,(中医药博物馆 冯林敏),  ,  ,

防疫中药——菖蒲

  ,  端午节时,为了辟邪,家家户户门前或堂中有悬艾的习俗。其实,在悬艾的同时,往往还悬插菖蒲。菖蒲与艾叶具有同样的芳香辟秽作用,正如民谚所言“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蛇虫归地府”“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有菖蒲之名的植物有多种,如水菖蒲、石菖蒲、九节菖蒲、唐菖蒲等。端午节悬挂的是水菖蒲。,  水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 Acorus calamus L.),也称藏菖蒲,常生长在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植株可高达1米,一丛丛叶片从基部繁茂生长,线形叶片直立挺拔,犹如一把长剑,因此,又有“蒲剑”或“剑菖蒲”的别称。,  水菖蒲也是一种芳香植物,它全身都很香,揉碎一片叶子,就能闻到浓郁的香味,根茎的香气更为强烈。 ,  菖蒲之所以能辟邪防疫,和艾叶的防疫道理一样,富含的挥发油(香气的来源)。现代研究表明:水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反-石竹烯、α-葎草烯、香叶烯、芳樟醇、樟脑和异龙脑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幽门螺杆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水菖蒲提取物对台湾乳白蚁及樱桃红蟑螂有较好的触杀作用。,  作为中药,水菖蒲目前已较少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多使用的是石菖蒲。,  石菖蒲:也是来源于天南星科的植物,与水菖蒲同科同属,但石菖蒲单体植株小很多,通常高20~30cm。石菖蒲的根茎入药,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常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等症的治疗。,  ,,  九节菖蒲: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其根茎入药,中药名为九节菖蒲,具有开窍化痰、醒脾安神的功效,但有一定毒性,使用时要小心谨慎。,  ,,  唐菖蒲:是观赏花卉,来源于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原种来自南非好望角,经多次种间杂交,栽培品种已广布世界各地。,  ,,    唐菖蒲、月季、康乃馨和扶郎花(非洲菊)一同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

防疫中药——艾叶

  , ,  有一些中药,特别是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往往可用来辟秽除瘴,通俗说就是可以预防和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防疫作用。在时常有突发疫情发生的今天,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病毒(EBOLA)、新冠肺炎(COVID-19)等,了解防疫中药,可有助于我们日常的防护。,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熟悉并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的中药——艾叶。,  艾叶的来源及功效,,  艾叶,或称艾草,来源于菊科植物艾,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是一味常用的温经止血药,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可祛湿止痒。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外治皮肤瘙痒。,,  悬艾习俗与防疫有关,,  过了清明节,即将迎来另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外,还有“悬艾”的习俗。“悬艾”就与防疫有关。,  农历5月,天气变暖,蚊虫滋生,瘟疫多在这个时期爆发,所以古人常把五月称为“恶月”。,,  相传,有一个村庄历经了几次瘟疫流行。这年的5月又发生了一场烈性传染病,村子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死去,甚者全家丧生。当时由于对传染病缺乏认识,人们不知晓这是瘟疫流行造成的,都以为是妖魔鬼怪邪气来侵袭。但在每次瘟疫发生时总有一些人能安然无恙。人们经过反复观察,发现负责掌管火种的这家人,甚至在这家人附近住的人都没事。为什么?最后,找到了这家人与其他人家的不同之处,原来这家人土屋的墙上挂满了艾叶。古人发现艾叶是一种很好的易燃物,因而将其用做取火材料和保存火种。这家保管火种的人在每年的春夏之交(端午节前后)、艾叶生长最茂盛时,上山采摘大量艾叶,挂到自家墙壁上晾干,以备取火及保存火种之用。由于这家人在几次瘟疫中家人都得到保全,所以人们认为是悬挂的艾叶驱赶走了妖魔鬼怪邪气,保佑了这户人家。自此,人们就把艾叶作为保护神供奉,并在每年的农历五月,特别是在端午节之时,形成了家家门前或堂中悬艾辟邪的习俗。,  艾叶防疫机理,,  艾叶真的可以辟秽除瘴!现代研究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艾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和鞣质类等。现有的体外实验表明艾叶的挥发油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抗真菌以及抑制病毒能力。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体外抑制作用;对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抑制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对疫霉、黑曲霉、粉红聚端孢、青霉、链格孢等真菌有抗真菌活性,等等。也有研究表明,艾叶的挥发油挥发出来后(香味),可分布于人的口鼻呼吸道中,既能杀灭进入人口鼻呼吸道中的细菌、病毒,还可在口鼻中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病毒的侵害。,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感染后能产生免疫性的一类疾病,艾叶的挥发油及其他有效成分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的防疫作用。,(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  ,

防疫中药——吴茱萸

  说到吴茱萸,大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中提到了“遍插茱萸”。这个茱萸指的就是吴茱萸。在重阳节为什么要插吴茱萸?这个习俗据说始于东汉。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吴茱萸可以消灾除难,避免瘟疫,所以会将吴茱萸插在发髻上或在手臂上佩戴内装吴茱萸茎、叶、果实的香囊。茱萸能去驱邪避瘟疫,是有史料可寻的。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万毕术》里说:“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水中,饮此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避鬼魅。”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也有“九月九日折茱萸已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的记载。,,  梁代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还记载了吴茱萸防疫的神奇传说:相传,汉朝的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与九日他家将遭受灾难,让他赶快回去,带领家人各做一个彩色锦囊,里面盛满了茱萸,缠在手臂上,然后登高、饮菊酒,才能免灾。重阳节这天,桓景依照费长房的吩咐,带领全家佩戴着吴茱萸香囊登山去了,等到傍晚回家,果然看见家里的家畜全部暴死,自己和家人免受了一灾。故吴茱萸又叫“辟邪翁”。,  吴茱萸是一味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作用的常用中药,药用部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 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芸香科的植物均含挥发油,所以吴茱萸气味芳香浓郁,具有较强的防疫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的挥发油是以吴茱萸烯烃类和吴茱萸内酯为主要成分, 目前已从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成分,对空气中真菌和细菌都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97.86%和99.5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抱杆菌均有抑制效果,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强。,  家用吴茱萸防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佩戴含吴茱萸的香囊。用纯吴茱萸或将吴茱萸、柴胡、羌活、大黄、苍术、细辛等六味中药(此配方出自清代医家吴师机《理瀹骈文》)等份打磨成粉,装在无纺布或茶袋中,做成“避瘟香囊”,可佩戴于当胸或置于口袋、枕边、屋角、车内等处,顾护周身,防止戾气侵入,可有效预防冬春季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

中药茜草的染色应用

,  茜草来源于茜草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茅蒐、茹藘、染绯草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常生长于疏林、林缘、灌丛或草地上。,  茜草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药用历史悠久,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和方书均有记载,古代多以“茜根”称之。茜草味苦,性寒,主归肝经,基本功效为凉血、止血、祛瘀、通经,主要用于血热妄行、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症,以及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目前药材市场上以野生主供,但易掺假,正品茜草生长期一般3年以上,统货价钱为30元/公斤。,  茜草根部可做染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植物染料,可以染红、染绛。原名茅蒐(sōu)、茹藘(lǘ),最早见于《诗经》记载的“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东门之蝉,茹藘在彼”。茜草染色开始于商周时期,是秦汉之前用来染红色织物的主要植物染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长寿绣”底色就是用茜草染成的。东汉《说文解字》记载“蒐,茅蒐,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绛,从草从鬼;茜,茅蒐也,从草西耳”认为蒐与茜为同一植物。《汉官仪》记有“染园出卮(同栀)茜,供染御服”之句,《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说明汉代已经开始大量人工种植茜草。,  ,  绢地“长寿绣”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被誉为“真红”的红花染料自西域传入我国,取代了茜草作为红色染料的首要地位。但茜草仍然是广泛使用的染红用料,其提炼工艺和染色技术在隋唐时期曾流传到日本。清代《物理小识·卷之六》中亦有“茜草染紫”、“茜红以乌梅汤,退红以石灰水,退后茜不失铢两”等记载。台湾早期志书中也屡有记载,如康熙五十六年《诸罗县志》记曰“茜草染绛之草…土番多用此以染兽毛,兼以染藤;然秘而不传,莫知所生之处汉人鲜有识者。”茜草所染不是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 red(土耳其红)。茜草虽不再作为大红色的主要染料,但仍然大量用于其他各类红色系的染色加工中,一直延续到近代。,  茜草的本草染色记载,  历代本草著作中,不少记载了茜草“染绛”的用途,如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茜根,可以染绛。”《本草经集注》、《蜀本草》、《本草纲目》、《图经本草》等均记载了茜草染色用途。清《植物名实图考》则详细记载了茜草染色历史,原文如下:“茜草,本经上品。《尔雅》:茅蒐、茹藘。注:今之蒨也…《说文》以为人所血化。今甘肃用以染象牙,色极艳,谓之茜牙。陶弘景谓‘东方少而有,不如西方多’…茜根出北地,赤色者善…茜之色不如红蓝(指红花),故朱色至红蓝而极…今人染茜者乃假苏方木(指苏木),非古所用。近岭南者皆仰番舶苏方木以供染。然一入再入,即以红蓝染之,色乃殷红;若苏方木紫暗无华,不能敌茜色也…茜盛于西方,且以作茹(菜),不仅供染色而已。”由此可知,茜草在我国西部地区有分布,染色效果好,不仅用于染色还可以做菜,茜草在古代东西方均用来染色,但有人用苏木来冒充茜草染色。,  茜草的染色原理,  ,  ,  茜草中主要含多种蒽醌类的红色素,如茜草素、茜草苷、羟基茜草素、伪羟基茜草素等。但色素成分水溶性较差,在高温中可部分溶于水中,温度低或搅拌不充分时会形成色素沉淀而沉于染杯底部。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经多天发酵,可使含糖苷的天然色素苷健断裂,分解为小分子的茜草色素,提高与纤维的染着力,古时常用此类发酵方法;二是碱性条件下沸水提取,提高含-COOH功能团的色素溶解度。  ,  茜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但染色茜草主要分为两大类,东洋茜和西洋茜,其中西洋茜原产于印度、波斯,以六片轮生叶片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六叶茜、染色茜草、印度茜,染色效果好,为天然优质红色染料,我国新疆地区有产;东洋茜又称为四叶茜,以四片叶轮生为主要特征,但又分为不同种,如中国茜、日本茜等,多以扦插栽植以供染色之需求,染色时红色色素较薄而现暗橙色,我国药用茜草即属于四叶茜类。,,  茜草 明矾染色小样,  茜草是典型的媒染型染料,染色时需要加入媒染剂,一般采用先媒后染的方法。古时候,以椿、柃、楸灰汁或明矾土为媒染剂,媒染后再置入茜草提取浸染。反复多次媒染再染色,可得到不同色光的染织物。茜草也属于多色性媒染染料,与不同金属盐媒染后染色,得到不同色彩的染织物,铝盐媒染(明矾)为绯、绛色,三价铬盐媒染为紫红色,二价锡盐媒染为橙黄色,三价铁盐媒染为暗紫色。,  (中医药博物馆 冯林敏),

白扁豆之市场调查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白扁豆是一味药食同源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可帮助大家健脾、祛湿、止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如何购买、选择质优价廉的白扁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白扁豆来源于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由于产地、种植方式及采收加工的不同,造成药材市场的白扁豆大小、性状不一,价格相差悬殊,产地复杂,国产、进口均有。下面我们对来自玉林药材市场、亳州药材市场、安国药材市场收集到的共12个样品逐一进行比较分析。,  样品1  呈扁椭圆形,长12~17mm,多数在15mm左右,宽9~12mm,多数在10mm左右,厚约5mm左右。表面淡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嚼之有豆腥气。经鉴定为白扁豆伪品金甲豆Phaseolus lunatus L.的干燥种子。,,  样品2  呈椭圆形,长11左右,宽8mm左右,厚约5mm左右。表面淡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但偏小不明显。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嚼之有豆腥气。,,  样品3  稍呈椭圆形,长8~11mm,宽7~9mm,多数在8mm左右,厚约6mm左右。表面黄白、略有青色,个别有少许棕色斑纹,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明显的隆起白色眉状种阜。,,  样品4  呈扁卵圆形,长8~11mm,宽7~10mm,厚约7mm左右。表面青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的白色眉状种阜明显。质坚硬。嚼之有豆腥气。本品最大的特点是长宽近相等,多数相差1~1.5mm。,,  样品5  稍呈扁椭圆形,长11~13mm,宽9~10mm,厚约7.5mm左右。表面青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的白色眉状种阜明显。质坚硬。嚼之有豆腥气。,,  来自亳州、安国药材市场的样品:,  样品6  呈扁椭圆形,长12mm以上,最长能到17mm左右,宽11至12mm之间,厚约5至6mm左右。表面淡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有。经鉴定为白扁豆伪品金甲豆Phaseolus lunatus L.的干燥种子。,,  样品7  呈扁椭圆形,长12mm左右,宽9mm左右,厚约5mm左右。表面淡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有。,,  样品8  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10mm左右,宽8mm左右,厚约5.5mm左右。表面黄白、略有青色,个别棕色斑点明显,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的隆起白色眉状种阜有,在白色眉状种阜下有一条黑线。,,  样品9  本品呈扁长卵圆形,长7~10mm,宽7mm左右,厚约5mm左右。表面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的白色眉状种阜不明显。,,  样品10  本品呈扁长卵圆形,长7~10mm,宽7mm左右,厚约5mm左右。表面青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的白色眉状种阜边沿的黑线明显。,,  样品11  呈扁卵圆形,长11mm,宽9mm,厚7mm。表面淡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有且明显。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嚼之有豆腥气。,,  样品12  呈扁卵圆形,长11mm,宽9mm,厚7mm。表面淡黄白色,平滑,有光泽,一侧边缘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下面有条黑线,且白色眉状种阜的一头有一黑点。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嚼之有豆腥气。,,  白扁豆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因药典标准中白扁豆没有含量标准,只有性状描述和显微鉴别。最简单直观的鉴定方法就是性状鉴别,凡符合药典标准的为正品。,  在12个样品中通过比较分析,样品1、6为白扁豆伪品金甲豆Phaseolus lunatus L.的干燥种子,不能入药,但可以作为食品食用。样品3、4、5、11、12,这5个样品的长宽和厚度均符合药典标准,可以入药。样品2、7、8、9、10,这5个样品均不符合药典标准,不能入药,但可以作为保健食品食用。市场价格也反映了他们的现状。通过询价,样品1和6的价格最低,在8元以下,样品3、4、5、11、12,市场价格均在20元以上。其他样品均在10元上下。,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真正符合药典标准的白扁豆货源非常少。本人分析可能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扁豆是一味产量低、价格低、且用量不是很大的品种,现在很少有人栽种。所以有大量进口货进入国内,主要是东南亚进口。进口的品质和质量不一定能有保障。,  白扁豆是一味药食两用的品种,今后一定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建议有实力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选择传统的道地产区建立精品中药材基地,培育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白扁豆种植。,  (中医药博物馆 马泽新),

中药红花的药用与染色应用历史(一)

  红花,原名红蓝花,来源于菊科红花属植物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名草红花、刺红花、红蓝、黄蓝、红花草。原产于西域地区,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红花传到内地。其得名缘由在宋代《图经本草》中有记载:“红蓝花,即红花也。花红色,叶颇似蓝,故有蓝名,俗称红花。”红花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又是天然的植物红色染料,应用历史十分悠久。,,  红花饮片,  红花的药用历史,  红花入药历史非常久远,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妇人杂病篇”,用红蓝花酒方治疗妇科疾病。唐代以后,始称为红花,载于《开宝本草》:“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宋朝苏颂《本草图经》谓:“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月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花下作梂猬多刺,花出梂上。圃人乘露采之,采已复出,至尽而罢。梂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及作燕脂。”李时珍又记载了“番红花,即洎夫蓝、撒法郎。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花,辛,温,无毒。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明代贾所学《药品化义》载:“红花,属阳,体轻,色红,气膻,味辛微苦,性温。红花色红类血,味辛性温,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  红花植物,  红花的突出功效,  在中国古代流传着一个关于红花的故事。宋朝的《养疴漫笔》记载:“新昌徐氏妇病产。有名医陆某在二百里外,舆致之,及门,妇已死,但胸隔间犹微热。陆入诊之良久,曰:此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则可活。主人亟购如数。陆乃为大锅煮之,候汤沸,遂以三木桶盛汤于于中,取窗格藉妇人寝其上,汤气微,复进之。有顷,妇人指动,半日遂苏。”此药为何如此神效,盖以红花活血之故也。,  ,  图片来源于《中华大典·医药卫生·药学分典(第一卷)》,  由上述故事可知,红花活血效果极佳,是治疗妇产科淤病症的要药。临床上常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含有红花的著名方药有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等。在蒙医中,红花被称作“古日古木”,是传统蒙药复方中除诃子外使用最频繁的药材,有清肝热、调经、活血、止血、止痛、消肿、滋养正精之功效,常见的复方有德都七味红花丸、十三味红花密( 秘) 诀丸等。而在藏医中,红花被称作“扎鸽尔贡”,具清肝热、止血、滋补功效,在藏医《四部医典》中载有“七味红花殊胜丸”, 具有清热消炎、保肝退黄的功效。红花入药,内服入煎剂,外用可做成红花油、红花酊涂擦。,  红花的古代应用,  红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总结了红花的应用:“其花可染真红,又可制胭脂,为女人唇妆;其子五月采收,淘净捣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极肥美。又可为车脂及烛。花,味辛温无毒,行男子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润燥,止痛散肿,亦治蠢毒。”可见,红花不仅药用,还可以作为染料。红花适合多种纤维的直接染色,是红色植物染料中色光最为鲜艳的一种,用它染得红色被称之为真红或者猩红。,, 红花染色                                                                                   红花染色成品 ,  红花的染色原理,  红花的色素主要分为两种:红色素和黄色素。两种色素性质不同,红色素含量较低,占0.3%-0.6%,溶于碱而不溶于酸,属于醌氏查尔酮类物质,能够被氧化为红色的醌氏红花苷;黄色素含量较大,占30%左右,可溶于水、酸,不溶于碱。传统提取红花中红色素方法是制作红花饼,也就是利用两种色素在酸碱溶液中的不同反应来去除黄色素、提纯红色素。关于红花饼的制作、染色应用等将在下篇中进行叙述,敬请关注。,  ,  ,  (中医药博物馆  冯林敏),

 芄兰咏千古,情深何归处——认识药用植物“萝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三百多首诗歌,其中的《卫风》中有一篇,题为《芄兰》,读之很是耐人寻味。其原文是:,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wán)兰:一种蔓生植物,也名萝藦。,  觿(xī):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可为装饰。本为成人佩饰。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韘(shè):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佩戴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我为您解读一下此诗的大意:一位少女看着芄兰角锥形的果子已经挂上枝头,而那个曾是童年玩伴的少年腰间挂了个觽,一副潇洒得意的模样。挂个觽你就真的是成人了吗?就不能如从前般和我在一块儿玩了吗?看芄兰枝叶繁茂得多有生气,而你戴了个射箭拉弓的扳指就真的是成人了吗?怎么就不懂得与我亲热了呢?瞧你那垂带飘飘、得意忘形的样儿!,  读完这一咏三叹的诗句,您是否仿佛听到小女儿家不满的鼻哼声?小女子那眉头紧锁,撅着小嘴儿,赌气埋怨少年遗忘旧情的形象,是否已跃然纸上了?责之愈切,更突显其爱之深,折射出女子的相思与哀怨,不免让人为之动容。也正是因为这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诗句,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蔓生植物,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芄兰”的学名为“萝藦”,首次见于《唐本草》,后李时珍收载于《本草纲目》蔓草类。也被昊其浚收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萝藦因为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所以别名也特别多,如:斫合子、羊婆奶、婆婆针线包、羊角、天浆壳、蔓藤草、奶合藤、浆罐头、奶浆藤、老鸹瓢、雀瓢、千层须、飞来鹤等等,不过多是和它的植物形态特点或功效相关。它在全世界更是有200多个属,2200 多个种,分布也非常广泛。,  ,  盛夏时节,你有没有在不经意间被一股浓浓的香气吸引?寻香觅处,就会发现隐藏在其他植物之间的攀爬缠绕的一种植物,它很不起眼儿,总是缠绕在别的植物上、篱笆上、或栏杆之上,不仔细寻找,几乎看不到它心形的绿叶,可浓浓的花香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去探看一下它的模样。此时跃入你眼帘的并不是什么鲜艳的花朵,而是十多朵毛绒绒的海星状小花儿组成的一个个绒球,每朵小花儿不足1厘米,花冠白色,有淡紫红色斑纹,顶端反折,内面被有密集柔毛,不娇艳,更不出众,可它的香气确实可以让你久久无法忘怀。除了花香,你还会看到它表面长满瘤状突起的奇特纺锤形或牛角状小果,长6-9厘米,不小心折断它的藤蔓,会有白浆流出,“羊婆奶”、“天浆壳”、“奶浆藤”这些名儿估计就是这么来的。萝藦果实的形状也许给了先民做针线包的灵感,故而有了“婆婆针线包”的名儿。又因为硬了的果壳一分为二,像瓢的形状,或许就成了先人舀米喂鸟雀的工具,故而又获“老鸹瓢”、“雀瓢”之名。萝藦的别名还真真是有趣呢!,  ,  小时候奶奶告诉过我,说这个萝藦的新鲜果实能吃,还有点儿甜,我还真尝过。可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个植物的白浆有毒,所以也就不敢再吃了。不过,明朝周王朱橚(sù)在《救荒本草》记载:“救饥,采嫩叶,煠熟,换水浸去苦味、邪气,淘净,油盐调食。”看来,在古代,萝藦是可以救荒度命的。不仅于此,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说:“汉高帝用子傅军士金疮,故名斫(zhuó)合子。”这个“斫”就是用刀、斧等砍伤之意,而“斫合子”其意为“可以使刀箭伤复合的果实”,看来,萝藦还曾经是古代的“金疮药”呢!,  更有趣的是,在南北朝时期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去家千里,勿食萝藦。”这谚语竟然还出自当时一位名医的著作。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记载:“萝藦作藤生,摘之有白乳汁。人家多种之,叶厚而大,可生啖,亦蒸煮食之。谚云:去家千里,勿食萝藦枸杞。言其补益精气,强盛阴道,与枸杞叶同也。”原来陶大夫是在提醒离家在外而妻子不在身边的男子,不要吃萝藦,因为萝藦有补益精气功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后又有明代《本草汇言》记载的“萝藦,补虚务、益精气之药也。”也是对萝藦的壮阳功效的佐证。,  ,  根据现代典籍的记载,萝藦来源于萝藦科植物萝藦,它的全草、根及果实都可药用。根及全草可以补益精气,通乳,解毒。用于治疗虚损劳伤,阳萎,带下,乳汁不通,丹毒疮肿等;补益精气;果实长于生肌止血。主治虚劳;阳萎;遗精;金疮出血、月经不调等;果壳长于补虚助阳,止咳化痰。用于体质虚弱,痰喘咳嗽,百日咳,阳痿,遗精等。近年来的现代研究发现,萝藦科植物中富含C21甾体皂苷、生物碱、黄酮、苯乙酮、萜类等化合物。文献大多认为萝藦是无毒的,但因为其乳汁含蛋白酶,茎、叶中含妊烯类甙,可能在其水解后生成如加拿大麻糖、洋地黄毒糖等成分而引起不适,故而历来也有萝藦乳汁有毒的记述,所以使用时应注意用量。,  研究表明,萝藦科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其作用机制多样,主要用于治疗百日咳、带状疱疹等,其主要成分甾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乳汁中所含的成分具有强心作用,其中甾体苷、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一定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活性;萝藦多糖成分可提高免疫功能。另外,用萝藦乳汁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明显,但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当秋风渐渐刮落树上最后的枯叶之时,萝藦果实也日渐成熟了,它们会从中间纵裂开,褐色扁平的卵状种子,附着在狭翅上,借助风力,白色的绒毛像蒲公英种子那样飞向天空,随意寻到一处落了脚便再度重生。,  我有时会想,人活着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的,如萝藦一般默默地为世界奉献些什么,哪怕是一抹香气,哪怕是对病痛的些许安抚,能安详宁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其实也挺美好的。您说呢?,(中医药博物馆 潘激扬),

防疫中药——丁香

  ,  今天提到的丁香,不是木犀科的观赏丁香,而是来源于桃金娘科的药用丁香。观赏丁香与药用丁香的区别,可搜索本公众号的“观赏丁香与药用丁香”。, 丁香的名字,,  丁香是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et Perry的花蕾,晒干后花蕾的形状犹如钉子,因此得名。在中药中,丁香还有公母之分,花蕾称为“公丁香”,果实称为“母丁香”,又因为果实里的种仁是由两片形状似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的,故母丁香又称“鸡舌香”。,  丁香是外来物种,  丁香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最初是作为香料和调味品使用的。据史料记载,到十八世纪末,印尼是世界上唯一的丁香生产国,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的丁香都来自印尼。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欧洲的丁香贸易都被荷兰人所垄断。荷兰人为了减产提价,曾一度肆意砍伐马鲁古群岛上的丁香树。,  丁香主产地变迁至东非,  1769年,一个法国船长从马鲁古群岛偷运了几株丁香到法国的留尼汪岛、再转运至东非的桑给巴尔岛(Zanzibar )、奔巴岛(Pemba)和马达加斯加岛。谁曾想,这几株丁香似乎更适宜在东非生长,至十九世纪,桑给巴尔岛、奔巴岛和马达加斯加岛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丁香生产地,时至今日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丁香的主要产区,特别是桑给巴尔,所产丁香占世界丁香市场的五分之四。印尼虽还是丁香的重要生产国,但其产量已退居其次了。,  丁香曾是欧洲的奢侈品,  香料的英文单词“Spice”来自拉丁语“species”,原意是“量小而贵重的东西”。 欧洲的气候注定了香料无法在欧洲种植,欧洲人又一直对香料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追求,所以,在香料最匮乏的时代,胡椒、丁香、肉桂、肉豆蔻等从印度或有香料群岛之称的印尼经波斯带到罗马,其价格往往会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是贵族阶级的奢侈消费品。,  ,  在众多香料中,丁香尤其为欧洲人所推崇,被称为“香料王后”,以极度稀有和奢侈而著名。丁香味辛辣,芳香浓烈,在欧美常常用作肉类或者面包的调味,是圣诞食品专属的调味剂,也常常被用来调酒。欧洲人还喜欢把丁香插在柑橘上,用丝带绑起吊挂在衣橱内以熏香衣物。,  丁香传入中国,  丁香早在汉代就传入中国,但多以“鸡舌香”之名而记载。西汉时期,印尼爪哇使臣曾经向汉帝进贡过“鸡舌香”。三国时期,曹操曾派人致信诸葛亮:今送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由此可见,鸡舌香在当时也属于非常贵重的物品。,  丁香是“古代的口香糖”,  ,  东汉司隶校尉应劭所著的《汉宫仪》中记载着“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的宫廷礼仪,而此项宫廷礼仪的形成与当时的一位大臣刁存密切相关。据记载,东汉恒帝时,有侍中名刁存。年长,有口臭。一日,恒帝赐了刁存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令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味辛刺口,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敢立即咽下,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此时,恰好有一位好友来访,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吐出后,却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好友察看后,认出那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的特别恩赐。虚惊一场,遂成笑谈。也许正是刁存口臭的提醒,口含鸡舌香奏事逐渐演变成为当时的一项宫廷礼仪制度,后来还衍变成在朝为官、面君议政的一种象征。,  丁香的药用,  丁香是著名的香料和调味料,与此同时,丁香在中药中还是一味常用的温里药。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的治疗。,  小验方:,  治胃寒呃逆:丁香3g、陈皮9g(或柿蒂3g),加水煎煮,取汁饮用。一日2次。,  治胃寒疼痛:丁香3粒,黄酒若干。将丁香置于盛有黄酒的碗中,隔水炖热。趁温饮用。,  治小儿吐泻:丁香、肉桂等份研粉。每取少许,以姜汁调和均匀。敷于脐中,外以纱布覆盖,2日一换。,  丁香的防疫作用,  丁香,意如其名,具有浓郁的香气,而香气来源于其所含的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丁香酚、β-石竹烯、乙酰基丁香酚、α-石竹烯、δ-杜松油烯等。现代药理证明,丁香挥发油抗菌活性明显,抑菌谱广,对结核分枝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哈氏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丁香挥发油对灰绿曲霉、黄曲霉、青霉、黑根霉、高大毛霉、人参黑斑病菌等真菌以及病毒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正是因为丁香具有香气,可激发人体正气,同时所含挥发油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熏香防疫和中药香囊中,能经常见到丁香的身影。,,  四时流感预防香囊:藿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 。上药共研细末,装入无纺布袋内,再置于香囊外袋中,佩戴身上,时时嗅闻,有助于四时流感的预防。,  (中医药博物馆 卢颖),  ,